乔梓长寿村扶贫车间让90余名农民变工人

2019-11-28 10:15:44

11月18日,走进太极泉水扶贫车间,记者看到,车间生产线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穿着统一服装的工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将一罐罐太极水打包装车。 近年来,乔梓乡长寿村持续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首位,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搭建就业平台,强化就业带动。通过产业、招聘、公益岗位等抓实就业扶贫,全力助推贫困群众实现就业,托起群众致富梦。

产业带动就业


“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太极水,工作人员全是当地的村民,主要是从事太极水的生产、搬运及仓储等工作。”长寿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池军介绍。

冉茂奎是长寿村3组村民,也是扶贫车间的员工之一,他主要负责水源保护工作。在这之前,冉茂奎一直在外面打工,他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够在公司上班,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和收入。

“我的工作是护水员,每个月保底有2800元的收入,年底还有2000-3000元的奖金。”谈到现在的工作,冉茂奎非常满意,“周末有双休,比起外出打工,这份工作很轻松,同时还可以帮助妻子打理农家乐,照顾孩子。”

自从扶贫车间建立以来,像冉茂奎一样在太极泉水扶贫车间上班的村民还有90余人,其中贫困群众28人。另外,村里的康白矿泉水厂也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9个工作岗位,既实现了稳定的就业,也实现了脱贫增收。

记者了解到,除了扶贫车间,村民还可以到村里的中药材基地、核桃基地务工,每天70元-100元。去年基地务工收入达15.6万元,共带动当地48户村民增收。村民淳世强在核桃基地务工,他介绍,“种植中药材前期就可以分红,在核桃基地务工一天70-80元,农忙季节每个月务工收入有2000元左右。”


招聘吸纳就业


当天,记者在长寿村便民服务中心大厅看到,服务台前摆满了各类招聘信息,主要提供机械加工、电子装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就业岗位供村民选择。

肖池军介绍,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规划就业方向,对有发展产业、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群众精准实施就业培训;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在规划选项、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方面给予一对一指导,让贫困群众致富有产业、就业有渠道。同时,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村里落实专人积极对接各类招聘信息,采取微信、短信等平台转发、驻村干部入户宣传等方式,发放就业招聘宣传单,不定期推送相关企业招聘信息。

“为了提升贫困群众技能水平,找到合适的工作,村里以市场用工需求为导向,结合贫困群众就业培训意愿,组织了43名村民到县上参加‘雨露技工’培训,学习家政服务、厨师、母婴护理、汽车美容等实用技术。”肖池军告诉记者,目前培训上岗3人,向山东聊城推荐就业12人。长寿村3组村民谢晓素,原本在家里种庄稼,自从接受厨师培训后,厨艺有了很大进步,于是就在当地开起了农家乐,成功当上了小老板。

“村里建起‘太极水’生产基地后,到村里游玩的客人也多了起来,现在我的农家乐生意还不错,又能照顾家庭,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谢晓素说。


公益岗位托底就业


吃过早饭,长寿村4组村民黄永强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只见他拿着扫帚沿着村组道路进行清扫。“我主要负责沿线村组道路的清洁卫生。这个活轻松,只要保证自己负责区域干净整洁就行,一个月能拿到1000元,一年算下来有12000元的收入,安逸!”黄永强满意地说。

原来,黄永强以前在工地务工的时候受了伤,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里种庄稼。这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也过得更加艰难。村里了解到黄永强一家的情况后,根据其自身身体状况和能力水平,为黄永强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让他每个月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针对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和管理,村里按照精准开发、精准施策、兜底安置的原则,加大生态护林、保绿保洁、道路维护等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对确实难以实现市场化就业的,以农村建卡贫困户为主的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优先安置。“针对‘零就业’贫困家庭,目前安置公益岗位15个,其中保洁员8人,护林员7人,助力贫困群众托底就业。”肖池军介绍。

(来源:彭水日报)